版权所有©国产午夜福利十八禁在线观看 ©河南信息工程学校
校办:65853308(北校区)56565637(南校区)招生热线:65853325 技术支持: 65853326 (信息中心) pv总量1810630 访客总量1038430
豫ICP备15003473号
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背景下,5月23日下午,软件技术系在新郑校区图书馆401机房组织开展了2024-2025学年第二期信息技术课程第六次集体教学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软件系副主任卢捷主持,围绕本课程“评价体系革新”与“教学模式创新”两大核心议题,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,力求探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。
首先教师们审议通过了三维立体化考评体系方案。该方案以理论题库打基础、实操考核练技能、项目汇报育能力为设计思路,在保留“基础技能+综合素养”框架的基础上,创新性地引入动态分组机制。这一机制赋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,灵活调整实践项目分组规模的权限,从而让评价体系更贴合学生个体差异,实现精准化、个性化评价。
随后教师徐天亮以《信创系统》教学单元为例,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。他采用“任务驱动+真实情境”的教学模式,将国产统信UOS系统的安装流程精心拆解为七个任务。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“安装故障排查”、“硬件兼容性问题”等学习难点,设计出虚实结合的“双轨实训”体系。此外,他还在课程教学中巧妙融入工匠精神思政内容,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示范案例。
教师何世恩呈现的《虚拟现实技术》教学改革案例凸显创新突破。课程构建"理论分层学练+实践阶梯递进OMO教学模式,通过自主研发的VR教学项目包与校本化实训任务衔接,使85%学生系统掌握全景拍摄、交互设计等核心技能。针对高阶技能培养梯度缺失难题,教研团队创新设计“基础夯实-创意实践-综合创新”三级能力培养模型,同步建立"学生作品档案追踪+教师靶向指导"双轨评价体系。改革后课堂深度研讨时长提升38%,形成“知识建构-技能迁移-创新孵化”的进阶培养链,有效破解虚拟现实教学中“技术掌握与创意表达失衡”的痛点。
活动最后,卢捷主任总结发言。她指出,本次研讨活动意义重大,实现了从评价工具创新到育人模式重构的跨越。尤其是国产操作系统教学中构建的“技以载道”思政体系,以及虚拟现实课程构建的“教学创评一体化”实践体系,都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。